如果你有了车,你就有了新的烦恼。昨天,记者从省消协获悉,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消协受理汽车投诉473件,其中涉及质量安全方面的达300件,占汽车投诉总量的63%。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汽车服务和维修方面的投诉正不断增多,已呈现三大投诉热点。
赵先生的二手车行驶里程已接近9万公里,为了方便和节省费用,一年来,赵先生一直是在路边的小店换换机油、三滤。可在几次保养过后车辆的油耗逐渐上升,最近还出现了有时熄火和加速无力的问题。赵先生又相继在小店里更换了火花塞、高压线,并清洗了好几次的节气门、喷油嘴,但没有效果,赵先生只好投诉到了汽车维修主管部门,结果一检查,更换上去的配件是假配件。
像赵先生的车更换了不少配件,反而出现了毛病,是假冒伪劣配件作怪。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假冒汽车配件主要有三种:一是直接假冒知名厂商的商标、厂名厂址。二是在产品上打上自己的商标和厂名厂址,但产品上却标注知名厂商产品的零件编码。还有一种就是部分汽车零配件厂生产的无厂址、商标等“三无”配件。
省维修协会有关人士提醒:车主最好还是不要到路边店去换配件做维修保养。据介绍,目前市场上9大品种易成为“被仿冒对象”:三清三滤、保险杠、灯具、用电器、线束、刹车片、火花塞、高压线、雨刮片。如车辆还在“三包期”,应选择4S店进行保养。如出了“三包期”,应尽可能地选择资质较好的维修企业。而修车时,车主应记得查验重要配件的合格证明,如果是自带配件维修,购买时需细心识别真伪。
王先生买来的新车开了1万公里还不到,已连续三次发生烧机油事件。送到4S店维修,每次修东西的人都很尴尬地告诉他查不出任何原因,最后只好换发动机。后来还是从汽车厂家找来了专家,才查明原因,而他的车已换上了第三个发动机。王先生调侃地说:“半年时间开了三辆新车了。”
一般来说,4S店的维修质量应属不错,但由于现在部分汽车品牌的销售店扩张太快,而维修人才缺乏,部分修东西的人的资质较低,车主送修多次都修理不好的情况出现也就有了可能。
省汽车维修协会有关人士建议,修车时,尽可能选择开店时间比较久、维修人才充足的4S店。
陈先生有一辆已行驶近4万公里的捷达汽车,最近要去做一次例行保养,更换和清洗机油和“三滤”。他先来到一家4S店,一询价,费用是350元。陈先生随即来到一家汽配市场,修捷达的摊主告诉他,用捷达专用机油保养一下价格120元。陈先生继续询价,结果在一家国际大品牌的快修店,询到的价格是180元。同样一个保养,为什么价格竟相差3倍?陈先生投诉到了有关部门。
现在,汽修市场维修的企业很多,维修的资质也不一,所给出的价格和服务也就参差不齐。难免要让车主雾里看花,发出“买车容易养车难”的感慨。像陈先生这样跑了几个地方对比价格,不同的维修点有不同的价格,差价之大,不能不让车主怀疑其合理性。
省维修协会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汽车维修、保养的收费标准是由物价局和交通部门共同制订的,按三大类企业类型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同时,在收费标准固定的情况下,还允许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因此各家店收费差异是存在的,但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维修企业趁机混水摸鱼,出现了不少不规范经营和乱收费的现象。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维修企业,这一现象较为严重。需要车主事先多方询价,小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