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贪官有秘诀最关键的竟是……

发布时间: 2023-08-20 15:15:00 | 作者: 挽回爱情服务|

  愤青大叔上文微信举报的情况,基本上天天都一定会出现在阿甘的生活中。随全国检察机关扶贫部门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会议的召开,这样的情况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阿甘趁势而上,向贪官发出了战斗檄文,则彻底引爆了群众的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粉丝数量激增,举报线索源源不断的向阿甘的口袋里涌来。虽然我们根据群众的举报线索,立案查处了一些案件;但必须得说:你们的举报信,有硬伤啊!

  你们举报信中的三大“绝症”有一种爱莫能助,叫做:您所举报的事项不在受理范围

  检察机关收到的举报信中,有不少属于经营事物的规模外的举报:有的虽寄到了检察院,抬头却写着“纪委书记”,内容也围绕着对待群众态度差展开;有些时候,看着我们查办村官,给我们上留言感谢,一开口却是“这才是好警察应该干的”。不少人误以为检察机关只要和政府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关的无所不管,递送的举报信中,反映的事情也是五花八门,有乡干部打人的,有案件执行难的,有田地被占补偿款没有及时到位的……其实,像以上的种种问题,除非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失职渎职等问题,一般并不属于检察机关的受理范围。有一种无可奈何,叫做:某人,你们来查一查就知道了

  像“优亲厚友”“XXX主任肯定是个贪官”“干部家啥都有,百姓家里啥都没有”“村干部心太黑了,啥补助都要钱”这类字眼,是举报信中颇为常见的表达;有的干脆说“某人,你们来查一查就知道了”……看到腐败分子如此嚣张,阿甘也是义愤填膺,但回过头来一想,却发现没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比如:反映村干部索贿的,只是说所有扶贫款都要向村民要钱,但是在什么款项向村民索贿?何时索要?向谁索贿这些关键信息,从头到尾,却寻觅不到他们的踪影。也有一些信件,也能触及到具体线索,却对一些关键信息知之不详,检察机关想要查证,也无从下手。有一种错误认识,叫做:重复举报比单次举报更有效“我每天写N封举报信,为什么你们还没有把XX查了?他关系就这么硬么?你们检察机关到底敢不敢查?我给你们再写三封举报信……”一些举报人认为,只发一件举报,不足以引起检察官的重视,得多发几次才行。也有一些举报人很心急,对受理的举报,认为要多发几次,才可以做到催办的效果,否则办理结果就可能“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有一些举报人认为:“举报信不予受理,就重复举报到受理为止。”于是,举报信发了很多封,却没有提出有价值、能受理的线索,结果也可想而知。说到这里,有的宝宝就不开心了

  说了这么多,宝宝不会写,那你教宝宝写一封“一次就能告倒贪官的举报信”呗!

  你举报的线索属于: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

  二要内容具体,不要空泛议论。尽可能多的提供详细的细节内容,如时间、地点、单位、人物、主要情节等。

  三要简明扼要,不要洋洋万言。开篇就写明被举报人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尽可能注明人证、物证的地点和知情人的姓名、住址、年龄、身份及有关票据等事实材料、主要线索,可留下联系方式和住址,以便有关部门及时联系和核查。

  四要能够突出反映问题的职务犯罪特征,不要超出检察机关的受案范围。尽量围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贿赂、失职渎职问题,重点从时间地点、人员关系、具体情节、标的数额、职务影响等方面反映出违法之处。

  五要抓住时机,不要犹豫不决。有些信访举报问题,时效性较强,稍有耽误就可能错过时机造成查处困难,甚至无法取证。

  要“对症下药”不要“锲而不舍”对受理的每一封举报件,检察官都会认真办理,争取早查结、早回复,绝不会故意压件拖件。当然,问题线索的核查处置也和其他工作一样,要讲规定、讲程序,有时对相关事实的调查还要讲究方法,一步步来。所以,从举报受理到核查处理完毕,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举报人的理解。与此同时,每一封举报信不予受理,都有它的原因,大家与其“锲而不舍”,不如“对症下药”。若是不属于检察机关经营事物的规模的问题,还是该按照法律和法规,向有权管辖的职能部门反映,请他们了解情况;对属于检察机关经营事物的规模的问题,则要想办法补充更加具体有效的线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比我们的查处案件,你们才是反贪污反贿赂的主角,你们的举报才是腐败分子最最惧怕的,相信通过阿甘的讲述你一定对如何举报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里阿甘在送你一首诗,期待您能和我们一起,为打造清廉甘谷共同努力!

  举报问题拿证据,凭空想象不足取。时间地点不可少,人物情节别忘了。信访不是闹争吵,情绪表达少些好。若想真把贪官查,人证物证才是宝。人民群众稳准狠,时机把握最是巧。心结难解信来解,七字口诀供参考。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