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剑四顾心茫然——解读以色列“西格玛”车载炮

来源:江南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5-04-12 22:59:02
”开了历史先河后,车载炮成为全世界炮兵部队重点发展的装备之一。车载炮普遍采用卡车做底盘,具备重量


产品详情

  ”开了历史先河后,车载炮成为全世界炮兵部队重点发展的装备之一。车载炮普遍采用卡车做底盘,具备重量轻、公路更加灵活和战略机动性强的优点,便于中、小型的30%~40%。而其更主要的是维修保养方便,它的总寿命周期费用要比履带式火炮低得多。

  除法国的“恺撒”、俄罗斯的“锦葵”、瑞典的“弓箭手”等型号外,位于中东的以色列也研制了自己的车载炮,即“西格玛”车载炮,这是一种怎样的装备,请读本文。

  以色列陆军在20世纪70年代获取了600余门下图中的美制M109A5履带式自行榴弹炮,成为了以色列陆军炮兵力量的中坚。

  进入21世纪,以色列国防军(IDF)感到这些M109A5日益老旧,因此开始了新型自行火炮的招标和研制工作。以色列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研制的ATMOS2000车载炮和下图中德国的AGM履带式自行火炮均参加了竞标,最终ATMOS2000车载炮在2004年服役。

  下图中的ATMOS2000采用了捷克太脱拉公司的T815—VN型6×6卡车做底盘,行军状态长9.5米,宽2.55米,车高3.24米,最大重量为22吨。最大公路速度80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大于30千米/小时;搭载1门155毫米身管长52倍径的火炮,左右射界各25°,最大仰角+70°,射击精度1密位;可使用多种北约标准的155毫米炮弹,发射底排增程弹射程超过40千米,射速4~9发/分。

  根据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的宣传手册,ATMOS2000的火控系统能方便地整合到用户的C4I系统中,能在接收前方观察员提供的目标信息后使用车载导航、瞄准系统和弹道计算机快速设定射击诸元,且行军-战斗或战斗-行换不超过1分钟。

  从下图能够准确的看出,ATMOS2000系列车载炮,有6×6和8×8两种底盘可供选择。

  ATMOS系列车载炮的用户除以色列,还有泰国、卢旺达、罗马尼亚、波兰等。该炮为满足多种用户国的需求与作战场景也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装,堪比“乐高积木”。

  但ATMOS也有其缺点:开放式的火炮结构没有装甲防护;半自动装填系统使得射速略低,同2S35这种全自动装填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相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敌方反炮兵火力的响应时间越来越短,炮兵作战越来越分秒必争,ATMOS的这些缺点明显会带来更多危险。因此以色列军方对于自行火炮的指标要求慢慢的升高,埃尔比特系统公司针对ATMOS的这些缺点进行了改进,并重新设计,其产物就是下图的“西格玛”车载炮。

  “西格玛”针对ATMOS的缺点进行了改良,采用了越野能力和承载能力更强的底盘,使得“西格玛”乘员舱的装甲防护更强。后部的战斗室从ATMOS原先的开放式设计、半自动装填,变成了封闭式炮塔、全自动装填,自动化程度和火力投射能力大大增强。

  “西格玛”采用了下图中的奥什科什卡车公司的M1074型10×10轮式高机动底盘,动力装置为12.1升的V8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还有艾利逊公司的4500SP系列5档自动变速箱、奥什科什公司的2档分动箱和速比为5.43的单级减速桥,带桥间和轮间差速器,所有桥采用了罗克韦尔SVI-5MR型带轮边行星减速器的驱动桥,后三桥桥间带差速器。此底盘的制动系统为双管路压缩空气制动。

  为满足“西格玛”的性能要求,奥什科什对M1074进行了改进,主要增加了独立悬架,安装了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使用了免维护部件。使用独立悬架后,车轮行程是原版M1074的两倍,也能更平稳地驶过复杂地形。

  M1074底盘的牵引力和离地间隙有所增大,涉水深度由1.2米提高到1.5米。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可适应多种地形,提高了公路行驶速度、燃油经济性和通过性。在传动装置中采用的免维护系统能降低中东风沙天气造成的负担,确保了更好的野外使用性能,并能节省维修保养费用。

  “西格玛”的前部是装甲乘员舱,可抵御轻武器弹丸、炮弹破片和地雷的袭击,具有核生化三防功能。乘员舱内电子设备可无缝集成到用户的作战管理系统(BMS)和C4I系统中。从下图能够正常的看到,“西格玛”的标准乘员组为3人,分别为驾驶员,车长和炮手。

  “西格玛”的乘员舱与炮塔之间、车辆尾部共有4个驻锄,可在1分钟内完成行军-战斗状态的转换。

  “西格玛”车载炮的后部装备有1个大型炮塔,安装1门155毫米身管52倍径的火炮。与ATMOS一样可发射北约标准155毫米炮弹。

  该炮采用23升容量的药室,采用自动化全液压控制炮闩,后坐行程约1米。在埃尔比特公司的宣传视频中,“西格玛”的射程为4~40千米,这应该是综合了多种炮弹的射程。除无制导155毫米炮弹,“西格玛”也可以发射北约标准的制导炮弹。

  从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公布的上图中的视频截图看,“西格玛”的炮塔可在无人状态下实现任意角度的自动装填。其射速可达8发/分。

  “西格玛”能像上三图那样在装弹托盘的帮助下自行补充弹丸,但药筒需要如下图那样炮兵手工装填到装弹机上。同几十千克的弹丸相比,几千克的药筒对炮兵而言,负担轻了很多。

  “西格玛”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同时瞄准并攻击两个目标,具备下图中的“多发同时弹着”能力。

  2.车载炮接收前方侦察兵提供的目标数据,目标的地理位置可通过数据链直接传入车载的火控计算机中,火控计算机自动计算射击诸元。

  这种作战方式的优点是在同时部署多辆“西格玛”时,能快速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不给目标以反应时间。

  同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的火炮相比,“西格玛”可使用较少数量的火炮完成以往更多火炮才能完成的任务,并具备任务组织难度低、达成目标时间短、更快地转移阵地以躲避敌方报复火力的优势。

  2019年5月,以色列公布了一项价值1.25亿美元的车载炮招标计划,旨在全面替换以色列国防军装备的M109A5。在这之后则是为期12年、价值2.8亿美元的计划。《简氏防务周刊》于2021年7月首次披露了“西格玛”,同时有消息指出“西格玛”也在参加美国陆军的新型旅级车载炮项目的招标工作。

  2021年11月15日,埃尔比特系统公司高调宣布获得亚太地区价值1.06亿美元的订单,并计划在5年内交付完毕。2022年11月12日,以色列国防部在社会化媒体发布视频,显示埃尔比特系统公司正在测试“西格玛”。下两图为“西格玛”的早期原型试验车,能够正常的看到其裸车采用了ATMOS的火炮系统,后续加装了自动装填系统。

  2022年莱茵金属公司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以开发、制造和销售欧洲155毫米自动化车载炮系统。

  2023年3月,莱茵金属公司和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共同在以色列南部的席夫塔靶场(Shivta)进行了“西格玛”的射击演示活动,英国、德国、荷兰和匈牙利武装部队的高级官员出席了会议。

  由莱茵金属领导的“莱茵金属-埃尔比特”团队将参加德国的“未来系统、间接火力、中程火力”计划(ZukSysIndF),该计划目的是增强德国国防军的火炮现代化能力并提升其战斗力。英国的“移动火力平台”计划(MPF)也仍是埃尔比特公司关注的重点,匈牙利等其它潜在客户也对“西格玛”表现出了浓厚兴趣。总体而言,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将“西格玛”推广到了国际市场,可以看作是一个成熟的货架产品了。

  2024年3月,“西格玛”对以色列国防军炮兵官员进行了展示活动,此时“西格玛”的名字已经被以色列官方称为“雷霆”(ROEM),这体现了其已经通过了以军的审核且成为正式型号,即将量产并装备。在此之前,埃尔比特系统公司也在其官网上删除了一部分关于“西格玛”车载炮的相关新闻和性能介绍。

  2024年7月12日,《耶路撒冷邮报》援引以色列军方消息来源证实,“雷霆”车载炮已于2024年6月参与了首次实战,并将于2025年进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

  根据以色列媒体“全以色列新闻”(AllIsraelNews)的信息,以色列正考虑在与的冲突中部署“雷霆”车载炮。2024年9月下旬,以色列战争内阁正式批准对黎巴嫩发动全面战争,随后内塔尼亚胡宣布正式出兵。有趣的是,以色列也曾经装备过另一款名为“雷霆”的自行火炮,编号L-33。

  上图的“雷霆”是将芬兰制造的牵引式M68型155毫米榴弹炮安装在M4A3E8坦克的底盘上,换装了45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并加装了一个具有鲜明以色列风格的乘员舱。该炮同M109A5一起参加了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

  从“西格玛”的技战指标来看,我们不难判断以色列意图增强炮兵现代化能力的目的。鉴于以色列出现兵员短缺、素质下降的现状,能减少炮兵编制人数和工作强度,降低对炮兵技能要求的自动化火炮就成为了合适的方向。

  正如本文开头所讲,车载炮具有战略机动性强的优点。针对中东战场面积比较小的战场环境,如果调度得当,少量车载炮可以依靠其高机动能力同时支援多个方向的行动,无需在多地都保留值班火力。这对于缩减部队规模,降低军费来说是有利的。随着高科技水平提升,传统炮兵所需的长期高水平训练可逐渐被熟悉现代电子设备的普通士兵代替。极端一点,只需在屏幕上操作计算机瞄准被标明的地点即可,装弹发射补弹自动化,士兵只作为火炮体系中的零件,无需承担大脑运算的职能。这对于快速形成炮兵战斗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以色列建立了相对于四周的国家极其强大的空军,使得其陆军火力支援长期依赖于空军,这对于快速反应和降低附带损失来说是不利的。“西格玛”车载炮能提高火力支援的反应速度,加上其本身的高精度,若使用制导炮弹可以更精确地打击目标,降低附带损伤。

  在应对火箭弹袭击时,以色列往往会调集空军攻击发射场地,但反应速度较慢,打击效果差。而使用精确的火炮则可以在敌方攻击的第一时间进行反击。只要在关键节点部署若干“西格玛”,结合反炮兵雷达,就可以快速反击,甚至可打断火箭发射的进程,降低己方损失。这比动用空军或“铁穹”拦截弹单纯防御要经济实惠的多,且效果更好。

  就现在以色列的军事和经济状态,2025年“西格玛”能否大规模量产换装依然是个未知数。如果真的全面换装了,这些本能成为最锋利矛头的装备,也许只能执行一些最简单的反火箭发射任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立即咨询
其他产品
热门产品